w
第一次见到冯爷爷,他正风风火火地往家走。脚步零碎而迅速,要小跑几步才赶得上他。后来得知他半生戎马,恍然并敬佩。
冯爷爷穿戴朴素,硬朗干瘦,却透着一股子文化气息,我一眼便相中了他。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,我冒昧地向冯爷爷发出邀约,想请他出演我们的纪录片。
这是怎样的运气和缘分,冯爷爷不假思索地给了我最大的配合与支持。更令大家惊艳的是,冯爷爷不需演技,始终情绪饱满,自然地在镜头前把所有在场的人感染到潸然泪下。民间有高手,几乎每个镜头都是一条过,我们从此尊称冯爷爷一声“冯一条”。
▲ 影片剧照
冯爷爷原来的家被划作A02地块改造项目,是江南棚户区第一批拆迁改造的地块。
政策才刚刚落地,冯爷爷就积极主动地去社区做了签订同意搬迁协议的第一人。好些想不通的邻居们看到他都叫他“老汉奸”,他满不在乎,不理会也不争论。
▲ 冯爷爷旧家:文化巷16号
转身颇为得意地跟我说:“他们迟早都得搬,但凡离俗的行动都需要勇气,可仅仅有勇气还不够,你还需要坚韧,有了坚韧也还不够,你还得有耐寞的心性”。
▲ 临江棚户区
每一次和冯爷爷说话,他都会谈论到如何让这个社会更美好的话题,我从冯爷爷那里,学会了怀大爱、做小事,信守良心,不言不语皆是好风景。
家是一个让记忆停留的地方,许多过去的往事,像诗,像歌,像讲给自己听的话,很柔软的,也很易碎,让人生出一种难过和感动。
冯爷爷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,找房子、做整理,举家搬到离原址不远的民租房。
每到逢年过节,冯爷爷的电话总会先我而至,简单的祝福和问候,让我对老人家又感激又牵挂。再见到冯爷爷的时候他清瘦了不少,上前询问才知道他居然在A02工地上发挥余热,夜守监控。
▲ 项目工地夜间值守
我见他一次劝一次,家境殷实,儿女们都已成家,退休工资也足以让他和老伴儿过上安乐满足的日子,年纪大了就该安享晚年,不要这么辛苦。冯爷爷总是摆摆手,说自己吃得消,在部队就是侦察兵出身,长年夜班早就习惯了。然后反复叮嘱我要多保重身体,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
冯爷爷热情,遇到我就要准备酒菜留我吃饭,抿上几口小酒,话便多了起来。
除了讲家园的温馨、生命的暖意、过去的功勋,他还告诉我,人生的行走,让子女、亲戚几十年来充满了感情的纠结,结下了祖孙三代人的恩恩怨怨。他虽然已上了岁数,但还坚持在工地夜守,确实不是为了再赚取更多的生活费,而是想要在曾经驻扎了几十年的土地上再多逗留一会儿,再多亲近一会儿。
冯爷爷指着工地边上那一棵还没拔去的老树,让我看,“打我住在这里起,它就一直默默站立在这里”。
我能想象,无论在丽日轻风的春天、余热未退的夏夜,还是在凄风萧瑟的深秋、白雪皑皑的冬日,它都会向人述说着季节与轮回、柔情与呵护、追忆与向往。
没有一种疼痛可以代替失去家园的疼痛。过去的那个家,已经是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家了。一枝新绿、一叶落红,都会激起冯爷爷的感慨和念想,但是在工地上的这大半年,冯爷爷见证了征拆的神速、建设的变化,他还要亲眼见证新家的落成,然后再回迁到这里,把一个个日子,走成一段段岁月砌筑的泥墙,带着所有的心愿,活出新的人生风景。
文字/叶佳音(江南城发项目摄影师)
策划&传播
蜂鸟传播/创造美好的流行
视频版权归江南城发所有
转载请联系后台 抄袭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