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
出生在常德一个普通建筑工人家庭的80后青年杨烨,小时候经常随父亲在建筑工地玩耍,对满是砂砾、声音嘈杂的施工现场有种特别的偏爱。长大后顺理成章地选修土木工程专业,毕业后一门心思地只想干建筑,从没想过做别的行当。这一干就是十年,十足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心眼儿。
干建筑这行,工作地没个准,项目在哪,人就在哪。最远的地方去过鄂尔多斯,如今能回到家乡参与大江南的建设,杨烨觉得特自豪。
杨烨目前在江南临江棚改项目B08工地担任现场施工员。作为一个施工员,每天都要深入工地现场,负责施工现场的整体部署、总平面布置,具体到施工班组安排、施工机械作业管理、编制物料计划,确保施工的安全、进度和质量。
▲ 工程图纸讨论
杨烨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,近凌晨归家。早出晚归的工作,经常会错过和家人的照面。
当被问每天日晒雨淋、工作时间长又全年无休会不会觉得辛苦时,他认真地说到,其实真没觉得苦,我从来不喜欢呆在办公室坐着不动,那样太压抑,享受在户外工作的开阔和自由。
临江棚改项目B08工地正处地下施工阶段,工人们需要下到深达13.5米的地下基坑作业。钢管和竹板搭建成的工梯,从脚下板子的缝隙里能一眼看到底。需要经过四个折弯,才能下到坑底。旁边还有一个用纯钢管架设的简易梯,六十度角直上直下,杨烨可以轻松地从简易梯快步下到基坑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机器轰鸣、繁忙作业的B08建筑工地上,工人们的身影来回穿梭。
钢筋工用力地折出矩形角度;电焊工用面罩遮脸,对准焊点,花火迸溅;泥工专注地砌砖,眼睛盯着水平线确认;塔吊协调员手举对讲机大声指挥,一会低头确认地面,一会仰望头顶塔吊……现场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。
▲ 临江棚改项目—电焊作业
为赶在汛期前完成地下施工,工地加班加点,部分班组甚至通宵作业。
夜色如水的工地多了分宁静。一名泥工在坑室里涂抹水泥层,手握泥铲,小臂划着半圆,一遍遍涂抹,重复。心无旁骛。
▲ 临江棚改项目夜间施工—垫层浇捣,抹平工序
塔吊的操作员从28米的垂直梯爬下,席地而坐,飞快地扒拉着盒饭,不知道是晚饭还是宵夜。塔吊操作员因上下塔吊艰难,经常在狭小的一平米驾驶舱高空一待就是一天。
因项目靠着沅江,地下水的处理尤为关键,深度观测与测量是让杨烨格外紧张的工作。换上水鞋,他和副手被挖机送下坑,淌入水中,拉着测量尺换着方位测量,因水底不平整,步履踉跄。当被感慨深夜水下作业的不易时,杨烨不以为然地说:“这不算什么,A02地块以前来的实习生更辛苦,齐胸的水位,穿着短裤下。”
▲ 为了第二天清早不影响泥工砌筑砖胎模,夜间进行电梯井放线作业
外表敦实憨厚的杨烨,其实是一个内心很有想法的年轻人,大量的一线工作经历为他累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,对于施工作业管理也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,不喜欢生搬硬套的理论,更乐于从实践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刚刚升级为父亲,杨烨谈及辛苦工作对家庭的亏欠时,之前激昂的情绪瞬间转换,哽咽抱歉对家人的照料太少,愧对自己的父母和妻儿。
杨烨负责施工的B08一号楼高度达145米,是常德在建的第一高楼,未来地标性建筑。能够参与这样令人瞩目的项目建设,他觉得特别的幸运和自豪。我们也把深深的祝福送给他以及广大的建筑工人,希望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收获各自的人生梦想。
■ SAYING
在城市的背后,有这样一群人
食阳光,喝月色
饮风霜雪雨
以大地为床
以蓝天为被
在时光和空间里修度出
包容万物的气概和大度
所以,请不要用嫌弃的眼神去笑话他们的着装
哪怕他们经常戴个头盔,满身泥泞和汗水
提着大水壶行走在大街上
城市因他们而美好
让我们记录下这些名字
■ 本内容仅用于工作记录、平台传播,凡涉及项目数据均以政府审批数据为准。
策划&传播
蜂鸟传播/创造美好的流行
视频版权归江南城发所有
转载请联系后台 抄袭必究